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浙大儿院傅君芬教授团队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有一个很深的误区——“胖是福气”!但是越来越多的医学证明,肥胖是众多慢性疾病的“土壤”,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相当一部分的肥胖是由儿童期延续而来,研究显示儿童肥胖有70-80%可延续至成年。美国最新数据显示每个肥胖儿童青少年一生将多花92235美元,1270万美国肥胖儿童成长过程中总共增加社会成本1.1万亿美元,而中国0~16岁儿童总人口2.58亿(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按20%计算估计肥胖儿童高达5000万,二胎开放后,该数据进一步增长。因此对儿童青少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etS)的早期识别并干预对成年期慢性疾病的防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不明确,诊断标准缺乏,诊治技术缺位,对其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浙大儿院傅君芬教授、梁黎教授领衔的团队早在十余年前就关注到这个关系到孩子一辈子健康的重要问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长达十余年的系列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与创新技术体系。
系列研究从基因和表观遗传学角度从生命源头探索了MetS发病机制,丰富了MetS发病机制理论体系;率先建立了中国儿童青少年MetS诊断标准和诊治规范,参与制定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ISPAD)诊疗指南,为国内外儿童青少年MetS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率先创建了针对儿童青少年MetS早期心血管病变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临床预警的技术集成,创立了一整套MetS并发症防治新技术。项目发表论文53篇(包括儿科学TOP期刊在内SCI收录22篇,得到内分泌领域顶级杂志的多次引用),出版书籍3本,软件著作权4项,专利1项,制定国家诊疗规范2项,参与制定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ISPAD诊疗指南3项,全球儿童营养共识1项,受邀为国际知名杂志撰写专家述评2次,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及专题报告。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均属创新型研究,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已在江西省、浙江省以及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儿科医院等全国近百家单位进行了推广应用,提高了各级医生对儿童青少年MetS的早期检出、早期干预和规范诊治水平,累计诊治肥胖MetS患儿逾100万人次,对减少成人期心脑血管病具有相当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开发的MetS患者早期血管损伤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无创检测技术直接用于并发症的早期预警和早期诊断,指导治疗,提高并发症的早期诊断率、减少成年远期并发症,其潜在价值不可估算,对减少残疾、提高生存质量等间接效应更大。
2018年4月11日上午,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大会表彰了获2017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优秀成果。傅君芬、梁黎教授团队的“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傅君芬教授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亲切接见和祝贺!这是对团队多年来做出努力的最大肯定和认可!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新征程,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医疗技术突破,将为以“预防”为核心的健康体系建设带来重大变革。浙大儿院将始终把儿童健康放在首位,勇挑重担,不负时代要求与使命,通过不懈努力,争取临床科研“双一流”,配合浙大“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在未来把医院建设为世界级研究中心和高水平临床基地,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一切为了孩子,我们愿意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全体成员:傅君芬, 梁黎, 黄轲, 王春林, 戴阳丽, 张洪锡, 许晓琴, 董关萍, 陈雪峰, 梁建凤, 朱建芳, 方燕兰, 吴蔚
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