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不严重拒绝手术 结果孩子进了急诊室

发布时间:2016-10-31 10:05:26 浏览量:1038


“一开始认为小伢儿生了疝气没必要做手术,用用疝气带就好了,没想到差点闯了大祸。”5岁男孩小宇的妈妈很是懊悔。

 几天前,5岁的男孩小宇玩耍后,左侧腹股沟出现了突起的块状肿物。妈妈用手按了按,肿块就消失了。随后,小宇被妈妈带到了浙大儿院,并被确诊为腹股沟斜疝,也就是俗称的小肠气。

小宇妈妈觉得儿子的问题不大,拒绝了专家的一日手术治疗方案,想通过疝气带为孩子治疗。结果几天后,小宇剧烈活动时腹股沟区肿块再次突出并发嵌顿,被紧急送往医院。接诊的普外科黄寿奖副主任医师说,多亏小宇被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否则会导致相关器官因血液循坏障碍而发生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很多家长看肿块按着会消失,就觉得不严重,这样的想法不对。我们常会遇到家长因为孩子小肠气嵌顿,半夜带来看急诊。”黄寿奖提醒,一旦出现疝气,拖着不治很容易发生嵌顿,嵌顿的结果则是男孩多为肠坏死合并睾丸坏死,女孩则会引起肠坏死或者卵巢坏死。

在网上搜索“疝气带”,记者看到这样的解释:这是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保守治疗方法,因为婴幼儿体质太弱,没有达到能够承受手术麻药的能力,因此2岁以下的小儿疝气,尤其适合采用小儿疝气带治疗。对此,黄寿奖并不推荐,他表示,疝气带、药物治疗都无法根治疝气,“还是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疝气带仅是为了尽量不让肿块下来,而并不能治愈疝气。个别家长以为绑了疝气带,疝气就不会发作,因而麻痹大意,导致孩子送医时已经出现了肠管几近坏死的情况。也有些家长将疝气带绑得太紧,导致孩子局部皮肤变色、破溃等等,最终疝气没有治好,反而精索受压严重,导致睾丸发育不良、输精管变细、变形、疝囊与精索严重的黏连等,给手术造成很大的难度。

“认为孩子不耐受手术在目前看来已经是非常陈旧的观念了,现在哪怕是二十八九周的新生儿都能成功进行腹腔手术。一些家长轻信网络和老底子的‘经验’,往往会导致病情的拖延和恶化。”黄寿奖说。